文明禮儀知識:如何接人待物
一、稱呼禮儀
1、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,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,要用準確的稱呼,如爸爸、奶奶、老師、叔叔等。
2、他人取綽號。
二、問候禮儀
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,要按時間、場合、節慶不同,采用不同的問候。
1、早起后問爸爸、媽媽早上好。
2、睡覺前祝爸爸、媽媽晚安。
3、父母下班回家:爸爸、媽媽回來啦。
4、過生日:祝長輩生日快樂、身體健康。
5、過新年:祝長輩、親友新年愉快。
6、當爸爸、媽媽外出時說:祝爸爸、媽媽一路平安、辦事順利。
7、當爸爸、媽媽外出歸來時說:爸爸、媽媽回來啦,辛苦了。
8、自己告別家人時:您放心吧,我會照顧好自己。如果離家時間較長,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。
9、自己回家時,應向父母、長輩打招呼。
三、待客禮儀
1、客人來訪,要事先準備,把房間收拾整潔。要熱情接待,幫助父母排座、遞茶后可告辭離開,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“再見”。如父母不在家,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。
2、自己的同學、朋友來訪,應熱情迎接,初次來訪,應給父母逐個介紹,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,可用茶水、水果、圖書等招待。
3、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,應同小孩一同玩,或給他講故事,和他們一起看書、聽音樂、看電視。
4、吃飯時,同學、朋友來訪,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,如果客人申明吃過,先安排朋友就坐,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。
5、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。
6、送客要送到門外,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。
四、做客禮儀
1、去親友家做客要準時,儀表整潔,盡可能帶些小禮品,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。
2、在親友家,不能大聲大氣說話,要談吐文明。
3、不經主人允許,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'東西,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,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。
4、如果在主人家用餐,要注意用餐禮儀,不能搶先入座,不能先動食物。
5、告別時,要說感謝的話,如“今天真高興”、“歡迎到我家去”。
五、穿著禮儀
1、不穿奇裝異服,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,。
2、保持個人整潔,著裝整齊,樸素大方,不把上衣捆在腰間,不披衣散扣。
3、不穿背心、拖鞋、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。
4、課堂上不敞衣、脫鞋。
5、同學間不攀比(如不穿名牌等),不穿中高跟鞋,不穿厚底時裝鞋,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。
6、不佩戴項鏈、耳環(針)、戒指、手鏈、手鐲等飾物。
7、按要求修剪頭發,不染發,不燙發,男生不留長發,女生不披頭散發。